|
科协助推民营企业发展必须抓住“三手” |
加入时间:2013-08-27 来源:长春市科协学会部 点击:21674 |
|
|
近年来,按照中国科协和吉林省科协的部署和要求,长春市科协在依靠科技助推民营企业发展中,做了一些工作,在组织形式、活动方法、工作载体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总结过去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与业内读者分享。 一、 科协工作长入民企必须有好的“抓手” 科技人才也好,科技项目也好,要和民企对接必须有一好的媒介。就像两个人处对象,媒人很重要。双方对媒人的信任度都好,这桩婚姻的成功率就会很高。作为科协人,多年的实践我们也深知这点很重要。但是我们过去一直在外围喊,比如开个小型座谈会,搞一些简单的调研等等,但却始终不能把科技和企业这对鸳鸯的手牵到一起。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科技人员和企业那里的信任度不高。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得到信任,必须接近他们,让他们充分了解科协,让他们知道科协是干什么的,科协能帮助他们做什么。这还不够,科协还要做成一些事情给他们看,慢慢地他们就会了解科协,并开始产生信任。这个过程其实有许多偶然因素。这些偶然因素是通过和双方结交朋友才逐步出现的。这里把麻雀一解剖,大家就可能豁然开朗了。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这两年能够为助推民营企业发展做一点实事,得益于我们有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科协联合会。这个联合会一直就是我们开展科技与企业对接的”抓手”。这个组织不可小觑,他集中了高新区上百家高新技术企业,而且都是民营企业。有了这个联合会做为抓手,我们再到企业去开展工作就如鱼得水了。企业科协联合会秘书处一出面,所有企业都给面子。因为这些企业的老总都是联合会的人。所以说,这些年如果认为我们在助推民企发展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悟出了一点道理,应该都归功于我们找到的这个“抓手”。那么这个抓手是如何得到的呢。这就归功于交朋友了。我们这里有一个民企老总是长春博士联合会的成员,他因为经常参加科协组织的博士联合会的活动,对科协的工作性质有所了解。他又经常活动在高新技术民企老板之间,跟这些老总都十分熟悉,大家也都很信任他。一次博联会组织专家到他那里帮助解决问题,事后他觉得科协为他办了件实事,就深有感触地说,你们科协确实有人才,如果我们这些民营企业都能多向科协组织靠一靠,多少难题不是都能化解吗?我们说,这好办,我们可以学南方建立小微企业科协联合会的做法,把你们这些高新民企联合到一起,建立一个企业科协联合会,在业务上接受科协指导,这样你们不就和科协靠上了吗?这位老总深以为然。之后,在他的串联下,经过一番筹备,就成立了长春高新技术企业科协联合会。这个组织就成了我们民营企业的抓手。 二、科协在助推民企发展中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有一个好“帮手” 有人说科协组织上下贯通,左右相联,人才荟萃,具有强大的优势。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话确实也不错。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你会发现,你的处境很尴尬。因为凡事一叫真,你会明白许多事情仅靠科协自身是做不来的。因为人才各为其主,各有各的单位,你不可能招之即来。所以我们拿什么来助推民企?问题就在于我们缺少一个“帮手”。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自己培养了一个好帮手,这就是长春博士联合会。这个成立于2000年底的博士联合会,是由长春市委组织部和市科协联合发起成立的。由于一直没找到工作切入点,博士联合会的工作在前些年并没有发挥积极作用。自从2009年博士联合会换届,他的作用才凸显出来。原因是找到了工作的突破口。博士联合会在为城乡经济服务中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个舞台就是“博士专家走基层”系列活动。特别是在为民企服务中,博联会的博士专家们发挥了重要作用。博士联合会原来有5个专业委员会,为了加强对民企的服务,去年专门成立了企业工作委员会,而这个专业委员会的办事处就设在了高新技术企业科协联合会。这样的摆布大家应该清楚了,那就是科协这个红娘牵完了线,人家小两口入了洞房了。你说这企业直接面对博士专家,什么问题还不都迎刃而解了吗?事实也正是如此。博士联合会企业工作委员会成立至今,扎扎实实地为企业办了许多好事,引起企业老总对这个组织的高度关注,经常有一些题目会直接找到企业工作委员接洽。有了这个帮手,使科协对企业的工作得到了落实,科协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在民企界开始有了影响。 二、 科协在助推民企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要当好“舵手” 有了“抓手”和“帮手”,还需要的有一个“舵手”来设计航程和掌握方向。“舵手”这个角色科协应该责无旁贷。在这里。博士联合会就像航海的大副,时刻听从科协这个“船长”的指挥。在长春市科协党组的领导下,近两年我们实实在在地为助推民企发展做了几件实事。党组在年初制定计划时,首先把“博士专家走基层”活动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认为这项工作是密切党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措施。并且将博士专家百乡行、百企行、社区行的比例调整为3:5:2。党组认为,科普固然重要,学术交流也不可偏废。但作为地方科协,如果不能为企业升级转型服务,工作重心就会偏离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热点。因此,为企业,特别是为民企的发展搞好服务应该是地方科协的重头戏。只有这样的认识,才会当好“舵手”。于是,市科协的工作重心近两年开始有了转变。在博士联合会个“帮手”的协助下,围绕为企业培养技术骨干、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和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等方面做实了几件事,受到了民企的欢迎。国家四部委《关于加强创新方法推广的若干意见》下发后,按照吉林省科协《吉林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方案》,市科协先后三次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高管进行TRIZ理论培训,国内知名TRIZ理论资深学者,吉林北华大学教授苏承惠、东北大学教授赵新军、黑龙江省科协学会部调研员刘和军等都应邀来长为企业高管讲课。吉林省宝鑫建筑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兴海听了TRIZ理论后认为很好,但觉得只听半天课实在不解渴,便邀请专家到他的企业专门去讲。这个企业在进行了为期两天的TRIZ理论全员培训后,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几个一直困惑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瓶颈通过TRIZ理论都得到了圆满解决。陈董事长高兴地逢人便讲,科协可帮了我的大忙了。掌握了TRIZ理论,可以让企业终身受益呀。这次活动后,陈董事长对科协有了深入了解,很快在他的企业成立了科协组织。科协组织的这几次培训骨干是博士们,其次是近300名民企技术高管参加,这在高新区几百家民企中产生了广泛影响,科协在民企中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提升。为了让民企的技术人员掌握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我们组织博士专家专门为高新企业技术人员开展了多次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让许多申请专利不得法的技术人员很快申报并获取了专利。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方面,博士专家百企行活动发挥了其他组织难以发挥的作用。博士专家们先后到吉林省格润物联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市大中农机开发公司、吉林省云中漫步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宝鑫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等十几家民营企业进行技术调研和服务。成功地解决了格润物联与双阳梅花鹿产业的物联网追溯系统的应用合作问题和与永吉县新加坡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的安全生产全程可追溯系统的前期合作问题;解决了吉林省宝鑫建筑装饰公司设计升级问题和由智能化向网络化升级问题,等等。 总之,有了“抓手”、“帮手”、“舵手”这“三手”的通力配合,科协为民营企业服务就成为了现实,而不再是空谈。这也是我们近两年来在开展这项工作中悟出的点滴体会。不妥之处,欢迎商榷。 |
|
|
|
|
|
 |
|
|
|
|
|
|
|
|
|
|
|
|
|